查看原文
其他

期刊精粹 | 【抢先版】亦敌亦友:雅各布斯与芒福德私人交往与思想交锋

2016-10-19 于洋 国际城市规划

【编者按】为了更好地推广学者的研究成果,我们将不定期地推送一些尚未见刊的稿件的精华观点,以飨读者。作品的发布已取得作者授权。欢迎读者指正、讨论。在此感谢在百忙中抽出时间撰写精华版的作者,你们的努力让学术论文的阅读体验变得更好。


今年是简·雅各布斯(1916—2006)100周年诞辰,10月19日是Ÿ刘易斯·芒福德(1895—1990)诞辰纪念日,我们在今天推送这篇文章,不光是为了纪念这两位在城市规划史上响当当的人物,更是为了探析两种截然不同的关于城市发展的思维方式和态度,从而引起我们对城市规划学科本质及当前面临问题的反思。

 

相信对于每一位城市规划科班出身的朋友,简Ÿ·雅各布斯和刘易斯·Ÿ芒福德都是如雷贯耳的名字,因为他们贯穿在规划历史或规划理论的必修课程与考试试卷中。然而,除了教科书中干瘪抽象的学术符号外,你了解真实的他们吗?你知道他们之间发生的故事吗?你想了解他们之间亦敌亦友的复杂关系吗?如果你对此不甚了了但又很感兴趣,那么欢迎阅读即将发表在《国际城市规划》2016年第6期的《亦敌亦友:雅各布斯与芒福德之间的私人交往与思想交锋》一文。


 简Ÿ·雅各布斯和刘易斯·Ÿ芒福德


作为一篇纪念性文章,本文前半部分大胆采用不同于规范学术写作的小说笔法,由私人交往故事出发将读者带回真实的历史场景中,以呈现有血有肉的雅各布斯与芒福德。尽管在反抗现代主义城市规划运动的过程中,雅各布斯与芒福德曾是同一战壕中的亲密战友,但观念分歧却最终使双方渐行渐远。两人的思想交锋已成为一桩著名的学术公案,因其涉及城市规划的学科基础和思想源头,争论至今仍未停息。本文后半部分回到抽象的学理讨论,从理论与观念双维度剖析两人的深刻分歧。笔者力求在保证可读性的同时,透过表层故事引发读者一些深层思考。

 

由于全文是一篇近2万字的长文,笔者专门撰写了这个精简导读版,方便读者快速地了解本文的主要内容。如果您在阅读导读后仍想了解更多细节,欢迎继续关注国际城市规划订阅号后续推出的全文,同时也欢迎各位师友提出宝贵的意见或建议。

 

两人间的私人交往

 

雅各布斯与芒福德的邂逅始于1956年在哈佛大学的一场学术演讲,这开启了两人短暂的友谊。随后,在1958年的一篇文章中,雅各布斯第一次向罗伯特Ÿ摩西发起了挑战。各界对此文的激烈意见对雅各布斯产生了巨大的压力,但芒福德却给予了她最坚定的支持。在随后的反对下曼哈顿高速公路项目中,在芒福德的帮助下,雅各布斯与她的民间社会组织取得了对抗摩西推土机的胜利,并最终导致摩西的黯然下台。

 

两人除了对抗共同的现实敌人外,还联手清理了摩西式规划背后的现代主义城市规划理论的思想遗产,他们的枪口瞄准的正是该思想遗产的主要创造者——勒·Ÿ柯布西耶。雅各布斯和芒福德都对柯布西耶的理性规划理论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然而,1961年《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的出版不仅在规划界引发了一场思想地震,也成为导致雅各布斯与芒福德之间短暂友谊破裂的导火索。芒福德在《纽约客》上撰文提出公开的批评,雅各布斯则针锋相对予以回击。那么,到底雅各布斯在新书中的哪些观点招致了芒福德如此强烈的反击呢?表面上看是由于雅各布斯对芒福德视之为精神导师的埃比尼泽Ÿ霍华德和他的田园城市理论表现出的不敬,甚至是轻蔑的态度。但实际上,两人在若干涉及城市和城市规划的基本观念上的分歧才是根本原因,并使得这场分道扬镳看来仅仅是时间上的问题。

 

如何看待田园城市理论?

 


田园城市理论模型图示


田园城市理论至今在中国规划界仍被奉为圭臬,具有理论上的天然正确性和无可辩驳性。然而,早在半个多世纪前,雅各布斯便对其进行了深刻的批判,这也是与芒福德之间最直接的分歧。雅各布斯对田园城市理论主要有如下批评:一是反对田园城市理论中依据阶级和工作性质进行的机械功能分区;二是批评其犯了逃避主义的错误,具有反城市化特征。她进一步认为郊区化是导致美国城市衰落的主因,而霍华德的田园城市理论正是郊区化运动在理论上的始作俑者。

 

作为霍华德的信徒,无论在情感还是在理性层面芒福德对于雅各布斯的批评都是无法接受的。芒福德坚持认为,田园城市理论不应该为美国的郊区化负责,而雅各布斯对于规划历史的无知导致她将两者错误地联系在一起。这也是他为雅各布斯的新书起名叫“傲慢与偏见”的原因。 

两种城市规划思想传统的交锋

 

对于田园城市理论截然相反的态度仅仅是雅各布斯与芒福德之间争执的浅层表象,而两人在观念上的冲突才是更深层次的原因。在那个城市规划思想剧烈转型的时代,雅各布斯与芒福德选择站在了观念分野的两端,即以雅各布斯为代表的渐进主义传统和以芒福德为代表的区域主义传统。

 

渐进主义规划传统深受经验主义与保守主义观念的影响。在认识论上秉持扩展论,坚信人类知识起源于感觉,只有依托于真实经验的层累才会获得可靠的知识。在获得知识的途径上遵循归纳法,即在承认人类理性局限性的前提下,通过不断观察和试错渐进地拓展人类的认知边界。在实践论上坚持审慎的怀疑主义原则,强调人类理性的局限性,反对人为的理性设计和改天换地式的激进社会改革方案,提倡在尊重历史传统和自然秩序基础上的渐进式改良,尊重人类社会的多样性,认为整齐划一的社会注定是违背人性的社会。

 

区域主义规划传统深受理性主义和空想社会主义观念的影响。在认识论上秉持建构论,坚信世间存在着先验的客观真理,而理性是人类通往客观真理的唯一通道。在获得知识的途径上遵循演绎法,即从先验的客观真理出发通过逻辑推演建构恢宏的理论体系。空想社会主义者正是在实践上的一群理性主义者,他们坚持唯理原则,强调理性是指导人类行为的唯一可靠标准,否认感觉经验的作用,宣扬摆脱历史和传统的羁绊,依靠人类的理性设计和激进式社会改革方案便可建造人间天堂。

 

两派规划传统在底层观念上具有不可调和的深刻对立,这也导致城市规划理论的分裂,在很多城市问题上得出截然相反的结论,并开出了南辕北辙的药方。雅各布斯与芒福德两人间的思想交锋则为这场旷日持久的大论战提供了绝佳的注脚,其中涉及诸多时至今日规划界仍在热议的具体问题。例如,如何看待城市更新中的绅士化与贫民窟问题?如何看待为限制城市蔓延的环城绿带建设?如何看待疏解城市人口的卫星城建设?等等。如果对双方关于上述问题的具体观点感兴趣,请参见全文。

 

可以说,观念的分歧使得雅各布斯与芒福德好像两条不平行的直线一样,在历史的机缘巧合下曾经历了短暂的人生交集,此后便奔向不同的方向永无回头了。

 

结语

 

正如意大利史学家克罗齐的名言“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任何历史研究本质上都是因其引发了对现实的思索和拨动了当下人们的心弦。这样,过去的历史便在现时的思想中得到永生,过去永远都不会死,过去甚至从来都没有过去。笔者相信,重新回顾雅各布斯与芒福德之间半个多世纪前的这场争论对于当下正处于快速城市化进程中的中国而言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通过重读这段尘封的历史,相信每一个从事城市规划工作和研究的规划师和学者都能从中找到现实版的对应,并引发我们对当下的反思。


作者:于洋,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城市规划与管理系,助理教授,硕士生导师。yuyang319@ruc.edu.cn


公众号编辑、排版:张祎娴



本文为本订阅号原创

欢迎在朋友圈转发,转载将自动受到“原创”保护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